)後來宋國終于向楚國求和。 成語解釋 易:交換。 子:指兒女。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,城內糧盡,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。後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。 指春秋時,宋國被圍,糧源斷絕,外無援兵,內無生產,百姓掉換子女以當食物。
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guó yǐ mín wéi běn,mín yǐ shí wéi tiān詞典解釋本:事物的根源或根基;天:指生存的首要條件。國傢以人民為根本,人民以食物為頭等大事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夫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,不足食胡以養民?”董必武《挽
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圍城打援、聲東擊西 成語故事 齊人孫臏,為兵法家孫武之孫,他是鬼谷先生門下子弟,鬼谷先生即以其祖兵書「孫子十三篇」,轉援孫臏。後來孫臏為其師弟龐涓陷害,刖足刺面,由魏國逃到了齊國,而龐涓不知。
千乘之國qiān shèng zhī guó詞典解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傢。春秋時指中等諸侯國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千乘之國,攝乎大國之間,加之以師旅,因之以饑饉。”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61回:“說來說去都是千乘之國,不知支那
26/5/2017 · 1.三國往事晉虞虢三國位置圖有兩個成語「借虞伐虢」和「唇亡齒寒」跟三個國家有關,它們的位置由北向南分別是晉國、虞國和虢國。晉國在進入春秋後發生過一件大事,叫做曲沃代翼,也就是晉國的小宗取代了大宗繼為諸侯。
成語民以食為天拼音為mín yǐ shí wéi tiān、含義為天: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。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。指民食的重要。下面是更多民以食為天注音、出處、舉例等内容。
細字在中間的成語 粗中有細 低聲細語 巨細無遺 毛舉細故 拿粗挾細 牛毛細雨 薄物細故 楚腰纖細 以 大惡細 其他成語 HOT IDIOMS 秉公無私 炳如日星 炳燭夜游 病民害國 病入骨隨
如戰國是歷史上一個群雄割據的亂世,他們的一言一行提煉為成語,單以趙國為例,就有「完璧歸趙」、「負荊請罪」、「紙上談兵」、「毛遂自薦」和「奇貨可居」等成語。 流傳久 添含意
作者: Singtao
由於晉楚長期對峙,雙國那些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大夫或家族往往會選擇逃往敵對國家,以保存自己,成語「楚材晉用」就是指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的典故。
名稱和地理位置 ·
為字成語大全:為民除害、為善最樂、為人作嫁、為虎傅翼、為虎作倀、為虺弗摧,為蛇若何、為富不仁、為德不卒、為鬼為蜮、為萬安計、為所欲為、為淵驅魚、為國捐軀、為虎添翼、為民請命、為好成歉、為人說項、為非作歹、為叢驅雀、為期不遠
感謝您使用本典,為提供您更適宜的服務,若您的目的是為小學、國中、高中(職)的學習或教學,建議您優先使用《國語
成語「虛與委蛇」出自《莊子》,說的是列子的師父壺子和鄭國神巫季咸鬥法,壺子「虛而委蛇」,以虛招迷惑季咸,季咸沒有識破,因此落荒而逃。在這個故事裡,「虛而委蛇」用來形容壺子的高招,後來「虛而委蛇」就演變為「虛與委蛇」。
樂不思蜀 快樂到一點也不想回去蜀國。典出晉‧習鑿齒《漢晉春秋》。後用「樂不思蜀」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。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。典故說明:三國蜀漢亡國後,後主劉禪被挾持到魏都洛陽。
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,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,齊國國都臨淄(今山東淄博市 臨淄區)原稱營丘,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(臨淄西北五十里)。姜齊傳至齊康公時,大夫 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,「食一城,以
歷史 ·
你查詢的成語是: 民以食為天 (拼音: min yǐ shi wei tiān) 出處: 《漢書·酈食其傳》:「王者以民為天,而民以食為天。」 典故: 天: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。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繫。指民食的重要。 例子: 國以民為本,~。
二、出一份考題會用到多少成語? 基測出一份考題會用到多少成語?答案是:平均每份試題49個。自九十年第一次起至九十四年參考題止,歷次國中基本學測國文科考題總共出現440個成語,平均每次基本學測會有49個成語出現在一份試題當中。
27/3/2008 · 老臣謀國~~~~這是成語嗎? 答:不是成語.卻確實是一句古語.看完已下你就瞭解其用意了.因為李鴻章這段發言並非出自真心對國家之忠心所吐出的發言,而只是一句狡兔豪語.所以史官以一句{ 老臣謀國 }來形容當時李鴻章所口述的發言心態。
20/5/2010 · 1.國文選擇會考較深的國學常識嗎? 2.作文可以寫自己的論點嗎?題目不熟怎麼搶分?可以參考他類作文嗎?(如4等去 看3等和5等的)題目嚴肅寫起來也要嚴肅嗎?相關成語怎麼在腦海中浮現? 3.試卷可以先寫公文嗎?(就是”二.”在前面)
《成語典》網路版封面是以一隻鸚鵡螺(Nautilus)的化石做底圖。這顆化石產於馬達加斯加,地質年代為中生代白堊紀,約有一億年的歷史。鸚鵡螺外型很像螺類,但牠和烏賊、章魚等都是屬於頭足綱。目前尚存的鸚鵡螺,分布在西南太平洋深海中。
《戰國策》裡的成語 《楚策.四》美人掩鼻:寫楚懷王夫人鄭袖為了爭寵而讒害魏國美人的故事。她以偽善來掩飾嫉妒心,先討好善良的美人騙取信任,然後再挑撥離間,騙取殘暴的楚懷王的信任,設下圈套,讓美人慘遭劓刑,讓自己達到消滅情敵的目的。
17.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,食品工業是永不衰敗的工業,道出了食品工業的重要性。 18.一個簡單的技術或者生物學方案並不能解決問題,因為民以食為天,食物是人賴以為生的基礎。 19.中華文明歷來注重以民為本,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。
典故説明: 根據唐代的鄭處誨在《明皇雜錄》中記載,唐玄宗時中書舍人蕭嵩,長得高大,留著鬍子,相貌英偉俊秀。有一天晚上,蕭嵩被唐玄宗臨時召見,要他草擬一道任命蘇頲為宰相的詔書。蕭嵩寫好後呈給玄宗過目,文中以「國之瓌寶」一詞稱讚蘇
27/10/2015 · 及夜郎侯亦然。以道不通故,各自以為一州主,不知漢廣大。使者還,因盛言滇大國,足事親附。天子注意焉夜郎自大是最難聽的貶義成語之一,因為這個成語,夜郎國為人熟知。我們通過《史記‧西南夷列傳》,知道歷史上曾經有個夜郎國。
龍的成語 001. 【白龍微服】 002. 【白龍魚服】 003. 【百龍之智】 004. 【筆走龍蛇】 005. 【變色龍】 006. 【暴腮龍門】 007
成語大多從歷史故事、神話寓言或經典名言概括而來,故不能單憑成語字面意思來理解, 否則容易誤解。故我們必須: 瞭解成語的來源或典故,方能理解真正含義。 例如:「四面楚歌」字面意思指:「四面都是楚國的歌曲」。其實道出秦末漢王劉邦打敗楚
《戰國策》裡的成語 《楚策.四》美人掩鼻:寫楚懷王夫人鄭袖為了爭寵而讒害魏國美人的故事。她以偽善來掩飾嫉妒心,先討好善良的美人騙取信任,然後再挑撥離間,騙取殘暴的楚懷王的信任,設下圈套,讓美人慘遭劓刑,讓自己達到消滅情敵的目的。
次年燕國也來攻打趙國,趙王想割地向齊國請求齊國派田單前來相助。田單曾以火牛陣大破燕軍,成功收復齊國七十二座城池,使幾乎滅亡的齊國奇蹟式的重新復國(因此出現「毋忘在莒」、「田單復國」等成語)。 金門坑道口「毋忘在莒」。(蘇蓉蓉/大紀元)
典故説明: 戰國時候,因為楚國斷絕與齊國的盟友關係,因此齊國打算出兵攻伐楚國。陳軫則向楚王建議:「可以割地給齊國,以求得調解;又能因此向秦國講和。」於是楚王就派陳軫前往秦國,秦王對陳軫說:「你以前曾在秦國任職,說起來我們算是舊
果然到了冬天,楚國的軍隊就來攻打鄭國。鄭國的大夫們,分成了親晉與親楚的兩派,有的人認為,應該先與楚國求和,以保護國內的人民,日後再跟晉國說明原由,請求原諒。 當時,鄭國執政之一的大夫,子
各諸侯的歷史發展、文化特質、關鍵戰役、重要人物特寫及工藝發展等方面的介紹。此外,上述內容並與此十個成語故事緊密扣合,將原來十個各別的成語,統整串合成此一諸侯國的文化史。 閱讀導引:
Elsie留意到,坊間的成語故事書,對成語的出處、解釋、用法等內容,多是「一頁起,兩頁止」,不過,Elsie知道,三聯書店正跟台北故宮博物院合作,在下月中旬推出《圖說中華文化故事》叢書,以圖畫講故事的方式,有系統地讓青少年認識中華文化。
首字: 舍 (共有21個成語以“舍”字開頭) 尾字: 國 (共有21個成語以“國”字開頭,可用于成語接龍) 單字解釋:舍、身、為、國 (鍊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) Emoji組合: